雨季蚊媒传播传染病防控的卫生知识
发布人:后勤处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2日 17:10 

关于雨季蚊媒传播传染病防控的卫生知识

遏止登革热 严防花斑蚊

酷夏来临,不仅天气炎热,而且令人讨厌的蚊子也多了起来。无论是出国旅游,还是在居家休息,或是外出公园散步,蚊子无处不在,给惬意的生活总是添点小麻烦。如果仅仅是被蚊子吸口血就罢了,可是如果在安静的房间里睡觉,听到嗡嗡的蚊声,可想而知睡眠质量有多差,再猛然被它咬一口,气人是不言而喻。更加严重的是,蚊子还可以通过吸血传播传染病,广东地区最重要莫过于登革热。因此,除了骚扰和刺人吸血,蚊子还可以将一个健康人转为病人送进医院,花费家庭一笔不菲的医疗费不说,特别严重的病情还可导致死亡。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应该在维护家庭成员身体健康方面扮演最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成员的防病意识和行为是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应该依据科学知识促成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包括父母、小孩、爷爷、奶奶等。每个家庭都不希望家庭成员罹患登革热,也都有责任和义务了解登革热相关的预防知识。那么预防登革热,家庭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传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是我国传染病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由于登革热传播速度快,通常在很短的时间便能够感染大范围的人群,给社会造成很大的疾病负担。目前,登革热无特效疗法,亦无上市疫苗。因此,家庭预防最有效措施是做好防蚊灭蚊、清除家居积水和出现疑似症状后及时就医三个方面。

防蚊灭蚊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

1)家庭应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实物屏障;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2)登革热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如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清除家居积水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投放杀灭幼虫的缓蚀剂。

及时就医

在登革热流行的夏秋季,突起高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出现多见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的皮疹,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均应怀疑是否患登革热,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者通过蚊子传染给家人。

 

寨卡病毒病相关知识

    寨卡(Zika)病毒是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的恒河猴森林型黄热病监测网络中发现的一种新兴蚊媒病毒,属黄热病毒属,和登革热、基孔肯亚病和黄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一样都为伊蚊,主要为埃及伊蚊。

一、病原学

     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在系统发生树上和黄病毒属的其他病毒如登革热病毒、黄热病病毒、日本脑炎病毒或西尼罗病毒等相近。寨卡病毒于1947年在乌干达一片名为寨卡的热带雨林内的恒河猴中首次被人类发现。1968年,在尼日利亚,寨卡病毒首次在人类中被成功分离。1951年到1981年,人类感染该病毒的个案陆续在非洲的埃及、加蓬、塞拉利昂、坦桑尼亚、乌干达和亚洲的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报告出现。寨卡病毒也相应的存在非洲型和亚洲型两个亚型。寨卡病毒的全基因组均已被人类测定,近期美洲寨卡疫情的基因分析提示新毒株所编码的非结构蛋白可能使得病毒在人体中具备更强的复制能力,但具体的毒株基因分析仍在进行中。

     寨卡病毒在高锰酸钾、醚和温度大于60°C环境下即可杀灭,但对乙醇不敏感。

二、流行病学

(一)疫情概况

    寨卡病毒病病例于1954年首次被发现,当时尼日利亚报告3例人感染寨卡病毒病例。2007年以前,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主要零星分布于非洲(如埃及、中非共和国、坦桑尼亚、乌干达和塞拉利昂)和亚洲(如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和越南等国),确诊病例仅14例。

    2007年和2013年,该病毒开始在太平洋区域导致局部的寨卡病毒病聚集性疫情:20074-7月,位于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Yap)岛上有多人出现发热、头痛、皮疹、结膜炎和关节痛等症状,其中49例确诊为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59例为疑似病例,该疫情未导致住院乃至死亡的重症病例;2013-2014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寨卡病毒暴发流行,当地卫生部门估计11%的居民被感染。

    2015年寨卡病毒在美洲暴发流行,目前已有21个国家报告散发寨卡病毒病病例,表明寨卡病毒在南美洲已呈快速扩大之势。其中巴西的疫情最为严重,巴西于20154月份出现病例,5月份确认首例本地病例后,截止20161月,巴西国内的大部分洲均有本地病例报告,120日巴西卫生部门通报,该国上周新增报告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的小头畸形病例363例、死亡3人,目前累计报告病例3893例、死亡49人,病例分布于巴西21个省的764个市。据巴西卫生部门确认,2015年巴西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发病率比历史基线水平升高10倍以上。随着疫情在美洲的持续流行,目前全球其他地区亦陆续报告寨卡病毒输入病例。110日我国台湾省报告首例泰国输入的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截止118日,英国和美国已分别报告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3例。

    2015121日,世界卫生组织、泛美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寨卡病毒的全球警告。在警告中,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正式承认,在巴西传播的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有关,并建议疫区的孕妇要特别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周内传染性最强,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

    2、传播途径

1)被带毒蚊子叮咬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主要为热带地区的埃及伊蚊,与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的媒介相同。

2)有可能通过血液及其血制品或性接触等途径传播,已经分别有报道1例可能通过输血传播病例和1例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病例。

3)母婴传播。最近,研究人员从2份新生儿的羊水和一位因为胎儿畸形儿导致流产的女性的胎盘中检出寨卡病毒RNA,提示该病毒具备穿越胎盘并导致母婴传播的能力。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三、临床表现

    大部分人感染寨卡病毒后并不表现出症状。只有约20%的人发病。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一周,潜伏期为3-12天。

    患者大多症状轻微,症状与登革热等其它虫媒病毒感染类似,包括低热、皮疹、结膜炎或结膜出血、头痛、眼痛、肌肉和关节痛、关节肿胀、全身乏力以及头痛。这些症状往往较轻,持续时间2-7天。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不多见。由于近期美洲疫情所报告的病例中,先天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出现的频率较高。2015年,巴西卫生部门经慎重分析后确认怀孕妇女在孕早期感染寨卡病毒将大大提高新生儿罹患小头畸形的风险。因此,该病毒的致病力仍然有待进一步的重新评估。

四、疾病诊断与治疗

(一)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做出寨卡病毒病的诊断。

    2、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做出诊断:疑似病例:符合寨卡病毒病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曾到过寨卡病毒病流行区,或居住地有寨卡病毒病病例发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血清中检测出病毒核酸,或分离出寨卡病毒。实验室诊断主要利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发病一周内,大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寨卡病毒。也可以通过血样病毒分离做出确诊诊断。寨卡病毒IgM中和抗体在发病一周左右形成,但可能会与其它黄病毒成员,如登革热、西尼罗病毒等有交叉反应,而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laque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能够识别寨卡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避免其它黄病毒家族成员交叉反应。

(二)鉴别诊断

    寨卡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注意与下列疾病相鉴别。与发热伴出血疾病如基孔肯雅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等鉴别;与发热伴皮疹疾病如麻疹、荨麻疹、猩红热、流脑、斑疹伤寒、恙虫病等鉴别。

(三)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抗寨卡病毒药物,但由于症状普遍较轻微,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加以对症治疗即可。如果症状加重,病人应当及时就医。在排除登革热之前可按照登革热进行治疗,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孕妇一旦确认感染寨卡病毒则需要严密监测胎儿发育状况。

五、防控措施

    目前暂无疫苗可以预防,预防和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一)做好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传染源;

(二)做好病例的隔离治疗和防蚊灭蚊,对病例的共同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开展健康监测;

(三)控制蚊媒,翻盆倒灌清除室内外积水,消灭伊蚊滋生地;

(四)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可使用驱虫剂以避免蚊虫叮咬,尽量穿着长袖衣裤,睡眠时使用蚊帐;

(五)减少至寨卡病毒流行地区旅游,孕妇或准备怀孕的妇女应尽量避免前往疫区;

(六)若去疫区旅行后,出现发热、皮疹等情况,及时向医生提供详细旅行史。

【关闭窗口】